新竹峨眉|十二寮天使教堂|荒廢40年後的美麗重生|美國百年教堂的彩繪玻璃.聖母加冕禮古畫
峨眉湖畔的天使教堂。
1963年成立的「十二寮天主堂」,因著人口外移、山城社會轉型,導致教堂逐漸荒涼、殘破;近年來流行起老屋廢墟的拍攝美學,也讓這裡一度被喻為「台灣最美麗滄桑的廢墟教堂」。歷經40年的荒蕪,經過多方的奔走與協助,教堂終於得以恢復其獨特的西班牙式美麗風情,並結合百年宗教藝術,讓這裡不僅是教堂,更是保留與傳承藝術的神聖殿堂。
如今的「十二寮天使教堂」,結合福傳、公益、藝術、在地社區連結,繼續茁壯、努力傳遞付出更多的愛。
新竹峨眉|十二寮天使教堂
教堂資訊
- 天使教堂Line ID:@jch6236l
停車與交通
- Google地圖搜尋:十二寮天使教堂。
- 搭乘苗栗客運5810車次,於十寮坑站下車,再步行約5分鐘 ▶︎竹南→富興(經大埔壩)
- 離教堂30公尺處,有大面積空地可停放車輛。
美麗重生的十二寮天使教堂
預約導覽
- 線上預約平台
- 請於預約時間前5分鐘至天使教堂入口前小花園集合報到。
- 導覽時段基本為上午10:00~11:00、下午14:30~15:30。
- 日常個人導覽分享約30分鐘左右,大團體導覽約60分鐘。
這天我們在綿綿細雨中,來到了充滿綠意的「十二寮天使教堂」,
目前教堂沒有開放自由參觀喔,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提早於官網平台預約導覽,才可入內參觀與拍攝。
於是我們提早預約了導覽,到達後,就直接跟著導覽人員前往教堂內部。
導覽過程大約30分鐘,
只要會先撥放影片,讓大家大致了解教堂重建的歷史與過程;
影片結束後,導覽人員會親切與大家細說教堂內部珍貴的彩繪玻璃、聖母加冕禮古畫的修復過程與文物細節。
荒廢40年後的美麗重生
很難想像,興建於興建於1963年的「十二寮天主堂」,在經歷了40年的逐漸損壞、坍塌損毀、一度被喻為台灣最美麗滄桑的廢墟教堂之後,能夠展現如今這麼美麗的模樣;
過去教堂地中海式建築、西班牙紅瓦屋頂、屋頂的愛爾蘭十字架,全都經由修復而重生;由丁松青神父不遠千里前往紐約帶回的百年天使彩繪玻璃及聖母加冕禮油畫,經過專家與各方人士的幫助與修復下,帶進了天使教堂!而陪伴台北耶穌孝女會日日祈禱的古樸長椅、以及美麗的讀經台,也在天使教堂、展開新的樂章。


美國百年教堂的彩繪玻璃
天使教堂除了有著令人感動的重生機會,
還擁有珍貴的宗教藝術典藏!
由丁松青神父不遠千里、從美國紐約帶回來的百年藝術品:百年Maye大小天使彩繪玻璃,以及祭台圓窗上的「耶穌聖心顯現給瑪加利大彩繪玻璃」、祭台兩側的十字架彩繪玻璃,在細細的繁雜修復作業下,終於順利且平安的安裝於十二寮天使教堂。
可一起閱讀:彩繪玻璃修復。
聖母加冕禮古畫
教堂的後方,有一幅非常巨大的古畫「聖母的加冕禮」。
原本這幅百年古畫,屬於1929年建立的美國紐約教區布朗克斯郡的聖母憐憫大聖堂,但該教堂已於2017年拆除,該堂區的藝術品則被收藏在紐約教區列管。
經由丁神父的協助聯繫與申請,這幅畫作得已有機會來到天使教堂,但因為百年的歲月、加上運送出了問題,導致到達時、畫作的狀況相當嚴重;在戴敬晃老師的專業、以及許多人的幫助下,巨大的聖母加冕禮古畫、以及教堂內所展示的四幅苦路油畫,得以修復完成。
可一起閱讀:聖母加冕禮古畫修復。
紀念品區
教堂的後方,有一區販售著紀念品,忍不住為覓覓買了些小東西。
這裡還有一處隱藏的金屬旋轉樓梯,可以直通二樓。
教堂園區特色
聽完導覽,讓我們在細雨中,帶著大家到戶外的園區走走吧。
建築師修繕與恢復的「十二寮天使教堂」,有著過去西班牙式教堂的獨特美麗,
西班牙紅瓦屋頂、地中海式的圓拱長廊,每一處都是教友們心中回憶的樣子。
教堂側面牆上的聖母像,以及可以眺望遠方、屋頂上的十字架,
靜靜的,守護大家。
潺潺水聲,來自於庭院裡的水池,
池中連綿不斷的流水,代表的,
或許是大家堅定的信仰與愛、
也是一直以來大家為天使教堂誦唸的祈禱聲。
園區裡還有另一款天使意像的雕塑,
展開寬闊的翅膀,看護著大家。
地中海式的圓拱長廊,爬滿的藤蔓,
背後,是百年天使彩繪玻璃的其中一塊,
長長的走廊,光線灑落,
每一處拍照起來都相當好看。
離開教堂,我們從停車場處,
看到被寬闊文旦林所包圍的天使教堂,
這些天使文旦,每年的收成都會捐獻給需要的團體。
天使教堂的重建,
不僅僅是教堂本身的重申,也是讓愛,得以更加延伸。